at the floating fish farm @ Halong Bay, Vietnam
#17 @ Vogue Portfolio ^^
Friday, 12 December 2014
Monday, 8 December 2014
Monday, 17 November 2014
Thursday, 13 November 2014
Thursday, 30 October 2014
【无良烟民】
我不抽烟,但曾经能单凭嗅就能辨别出香烟的牌子。这身“绝技”归功于一位烟民密友,是他让我当了3年的二手烟民才练就了这身工夫。但,自从与他割席后,我对香烟的气味日渐反感,到后来,是彻底的厌恶。
亲友到家里来拜访,逢是烟民者均被我请出屋外抽烟,天皇老子都不例外。有些不识相的总会假意说好,转头就躲到厕所里头偷偷吸两口。但,尼古丁的气味总是像厉鬼那样冤魂不散,被抓包的肯定都被我骂得狗血淋头,一脚跩出门外。
在室内抽烟,尼古丁的气味会粘付在布料上面,久久不能散去。那就是说,拜一根香烟所赐,我就得把窗帘和沙发套全都换洗一次。再者,别说当二手烟民而得肺癌的机率有多高,单是粘在头发上的烟油就足以令人恶心不已。
我见过最无良的烟民莫过于“特地”从自己的家带着香烟到邻居家抽烟的烂家伙。这天,我恰巧在娘家目睹了这一切。开始的时候,我以为这家伙只是到邻居家聊天顺便抽根烟。可,一天下来,他三番五次的重复同样的动作,每次只带一根烟,抽完就走人。很明显,他只是来抽烟的。
如果说,他不愿自己的家人成为二手烟民,那么,他算是有良知的。可为什么他自私得把“祸害”蔓延到邻居家里呢?事实说明有良知不代表不会自私。
我纳闷,难道他家没有烟灰缸吗?他家里的人不能成为二手烟民,难道我的家人就可以吗?我见形势不对劲,赶紧跑到大门外把铁闸拉上,只差没有挂上“谢绝烟民”的牌子。我跟家母说好了,要是他敢再来一 次,我铁定是会好好训他一顿的。这烂家伙,希望他好自为之。
发表于2014年10月, 光华日报《蕉风椰语》
亲友到家里来拜访,逢是烟民者均被我请出屋外抽烟,天皇老子都不例外。有些不识相的总会假意说好,转头就躲到厕所里头偷偷吸两口。但,尼古丁的气味总是像厉鬼那样冤魂不散,被抓包的肯定都被我骂得狗血淋头,一脚跩出门外。
在室内抽烟,尼古丁的气味会粘付在布料上面,久久不能散去。那就是说,拜一根香烟所赐,我就得把窗帘和沙发套全都换洗一次。再者,别说当二手烟民而得肺癌的机率有多高,单是粘在头发上的烟油就足以令人恶心不已。
我见过最无良的烟民莫过于“特地”从自己的家带着香烟到邻居家抽烟的烂家伙。这天,我恰巧在娘家目睹了这一切。开始的时候,我以为这家伙只是到邻居家聊天顺便抽根烟。可,一天下来,他三番五次的重复同样的动作,每次只带一根烟,抽完就走人。很明显,他只是来抽烟的。
如果说,他不愿自己的家人成为二手烟民,那么,他算是有良知的。可为什么他自私得把“祸害”蔓延到邻居家里呢?事实说明有良知不代表不会自私。
我纳闷,难道他家没有烟灰缸吗?他家里的人不能成为二手烟民,难道我的家人就可以吗?我见形势不对劲,赶紧跑到大门外把铁闸拉上,只差没有挂上“谢绝烟民”的牌子。我跟家母说好了,要是他敢再来一 次,我铁定是会好好训他一顿的。这烂家伙,希望他好自为之。
发表于2014年10月, 光华日报《蕉风椰语》
Labels:
光华日报《蕉风椰语》,
散文
Friday, 24 October 2014
不是钱的问题
老板问我,花那么多时间写稿能赚多少稿费?我笑说:有时候只够还水费,有时能缴水电,再勤写的话水电费管理费通通都够了。他听了哈哈大笑,我也笑了。笑罢,我补上一句:写,只是因为喜欢写,不是钱的问题。几位写作的朋友都一致同意 “文字无价”的真正意义并不是其价值无法估计,而是根本不值钱。有的朋友花了时间心血呕心沥血的写好了文稿投给报馆,然后安然接受被退稿的残酷。屡败屡试再屡试屡败,直到写作的热忱被磨灭,最终在挫败感当中宣告放弃。总结概论,写作乃花时间兼花心血买难受。这一番说辞真是听者心酸啊。
赚钱有很多方法,但若是为钱,我绝对不会选择写作。写作不是一份工作,所以可以不是为了钱,但打工则截然不同。打工,哪个不是为口奔驰?所以对于薪水的多寡当然都会耿耿于怀。少了五十就还不了水费,少了一百就得在别处腾出这个数目来交电费。就算再怎么省吃省穿不奢华,基本的民生开支也是一个不小的负担。苛索有度并非利欲熏心,而是残酷的现实生活里,再也没有人为了兴趣而打工,一切都是从利益着眼。凡人如你我靠自己赚钱糊口,上有高堂要照顾衣食住行样样钱,生活,变得不由自主。打工仔半斤八两的心态也只是因为“不是钱的问题, 可没钱问题就来了”。对于老板问我要那么多钱干什么,我倒是让他听到了“贫民”的心声。
在花得起时间的情况下做些自己喜欢的事,单纯的为了写而写,不必刻意迎合主编的口味,不必一味儿朝正面积极发展,把心里想说的话搬到纸上,哪怕被退稿,文字若能用作抒发情绪也就算没有枉写了.
发表于中国报,2014年下旬
Tuesday, 14 October 2014
Wednesday, 8 October 2014
沽名钓誉
公寓的管理委员会主席在每次的工委和居民的会议上都表现得和蔼亲善, 但每当碰到棘手难题时总是三刀两面蒙混带过,居民对此早已司空见惯习以为常。
公寓条例之一乃不可养宠物。但是,常有邻居投诉猫狗的排泄物处处可见,甚至猫儿肆无忌惮地进入屋里在床上大便,更严重的个案莫过于有人试过度假回来后发现猫儿在家里生了几只小猫。 多番投诉不果,居民也只好接受现实与猫狗共处。
另一个公寓常见的状况就是停车位。试想,若回到家看见自己的停车位被霸占了,喇叭响了半小时还不见车主把车子移开,到管理处投诉还得看脸色填表格然后再交涉自己的车子该停往哪儿。一轮争议后,若是幸运可领访客停车证的话还好,再不然只好把车子停在公寓外围再步行回家。
偶尔受了管理处的气欲向工委主席反映,但总会被要求以公函书面投诉。好!磨磨笔也无妨,总比纵容放肆好多了。然而,书函往来耗时,而且往往会把不相干的人牵连在内,到最后酿成互相推卸的场面,当然结局也理所当然的不了了之,下回再续。
停车位一再被访客占用,真是忍无可忍,于是拨电给工委会主席。劈头第一句却是被责问从何处取得他的联络号码,仿佛我泄漏了天大的秘密似的。主席大人贵人善忘,忘了是他本人在某次工委和居民会议上大义凛然的说:任何疑问投诉,欢迎随时联络我。
任何疑问,随时联络!话说得好听,好啦,到了真的需要帮忙的时候又会被耍得团团转。停车位被占用还书函通知?真搞不懂主席大人的思考方式是否依循逻辑,还是早已认定前来的人都是来找碴的? 难道真是闲来没事干拨打他的号码以确定自己的手机操作正常?
在其位谋其政, 若是那么的心不甘情不愿,倒可退位让贤,让有能之士撑旗,别生人霸死地,打着工委主席的旗号沽名钓誉。
发表于中国报,2014年下旬
Monday, 6 October 2014
写·意
生病在家,不忘磨笔。卧在沙发上的周末,也就呕了几篇文稿。那些没有多加修饰的文字,道出了我心底里的话。其中,有反复看了几遍还是觉得哪儿还能再挑些毛病,但不想修改更不愿重写, 于是直接把稿件投出去了。写作,若是少了这份对原稿的执著,我恐怕早就不再写了。
威尼斯和我,以前都很随性的在写。现在,她写部落格,她说:那里无需在意文笔粗劣,也不需要修饰,完全的由心而发。而我,投稿去了。我开始投稿也是因为威尼斯的鼓励,聊天话题总离不开写作。偶然与威尼斯谈起稿费,想起之前在恶主篇的脸书上读到作者提及稿费的事宜,于是,这边厢我们又谈论起文字的价值。记得在一篇文稿中我曾这样写道:若是为钱,我绝对不会选择写作。稿费,姑且当作是花红好了,不必太计较。反正,本来就不是为钱写的,何必本末倒置?回想起来,如果把这几年的稿费存起来不用,现在应该有一笔小小的积蓄了。说到底,只要享受写的过程,开心就好!
在不知不觉间,累积了一定数量的稿件。眼见付出的时间和心血化成文字,然后堆叠成发表文稿,说明了勤写有功。开始的时候总是尝试摸索主编的喜好,可是到后来,我还是选择了随意而写。有时候明知道文章和投稿园地的作风有分歧,但还是一意孤行。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哪儿来那么多完美人生天下太平的题材?总不能一味儿向正面积极发展,把酸的说成甜啊。人生的苦和生活的困,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但可坦荡荡的面对亦无妨。有时候在文章里写的那么豁达自若,也只是夫子自道而已。寒天饮冷水点滴在心头,自己的苦只有自己最清楚,偶尔旁人的几句安慰,听起来也会变成讽刺的话。
写作的这些日子里,我领略到了一个残酷的事实。写作,不出卖别人就得出卖自己。不写别人的故事,就得把自己的公诸于世。开始的时候,真的花了一些时间才跨过这个心理关口。而今,我常揶揄自己全职当出卖,兼职是老作。说服了自己,又是另一个境界。没有想过这条路能走多久多远,也许有那么一天我厌倦了写作或不再享受说故事,那么,我就专注在欣赏别人的文字吧,读人思己,也可以很写意。
发表于中国报,2014年下旬
Saturday, 4 October 2014
【静和动】
当初也不知从哪儿来的勇气让我回到学堂重拾课本,让长期高居生活优先列表顶端的“事业”被刷下,取而代之的是“作业”,这一项在过去近一年里老树盘根似的稳居榜首。果然,新的激素让生活产生变化,这些变化可以是一面借镜,把心中所想反射到行动当中。当我惊觉自己的时间和精神分配开始偏向一方,我明白自己已适应生活突来的变奏。
学习是幸福的,如果不为那纸文凭就更惬意了。那纸文凭说不在意是不可能的,就当作是为学习买单,那纸文凭就是单据。不同的是,它记述的不是你付出了多少,而是你所付出的换来了什么。这往往是难以成正比的。所以,拼劲全力只是希望“买单”的时候无怨无悔。半工读,除却能力,就是耐力和体力的考验。常常,我累极睡在客厅,隔天从课业堆中爬起来上班,日复一日,也快一年了。
常被问及何时毕业。我总是爱耍萌的说:快则明年,慢则一辈子都毕不了业。硕士课程,课业繁重,几乎每天都在写,平均每个月需写6至9千字左右。每天不停地写已成习惯,从之前偶尔一篇的散文到长期长篇幅的作业,在不知不觉间,我得为毕业论文作准备,这表示我此趟的学习接近尾声,同时也意味着我的生活节奏正等待着另一次的变奏。有想及此,我不禁失落。也许值得开心的是,我就快可以摆脱睡在课业堆中的日子了。
静极思动;动极思静,凡人的生活节奏,就这样不断的循环着。当初的“静”的“因”,造就了积极的“果”。这一动,颠倒了我的作息,甚至让我从新思考在前方引领我的到底是什么?动极思静,接下来,我期待静静的,好好的思考,也为下一个循环的开端作好准备。
发表于中国报,2014年下旬
发表于中国报,2014年下旬
Saturday, 27 September 2014
【凌晨3点49 分的信息】
晨起,习惯性地抓上电话,白色小灯闪烁,是有新信息。这么早,会是谁?随手划了两下抓出信息,长串的方块字但第一行的那几颗字却把我彻底叫醒。
“朋友,我要放信了!”
她,从“客户”的单一身份演变成我的知交,但公事上各为其主所以也常刀来剑往相互厮杀,常常在杀戮之后也相互调侃。近乎3年的交手切磋,谁胜谁败从来都不影响我们的友谊。
我们总以“亲爱的”称呼对方,也一度把对方称为“加央小姐”和“牛油小姐”。夹杂在中间的我们俩总得为自己的工作负责,把自己的公司护得滴水不漏的条件也许 就是得先牺牲掉两全其美。所幸,大家都明白对方的工作性质,虽然总是把对方轰得惨烈,但一句“亲爱的”足以舒缓公事上的冲击。
是的,我俩甚至连在工作上的不快都跟对方倾诉,但说到敏感处我们总是识趣地提醒对方“哪天不在岗位上再慢慢道来吧”。轻描淡写的把话题转移,我俩谈生活,谈写作,谈摄影,谈进修。我俩的谈话总是在愉快声中结束,知交相交犹如一剂生活激素,让心里的那团火不熄。
这则信息,我早已预料,只是没想到是在凌晨3点49 分发出的。细读信息内容,一遍又一遍,我读到的是释怀,安慰和幸福,仿佛一双自由的翅膀正准备拍翼高飞。
能从压抑中松绑是许多人的愿望,但碍于生活的枷锁却不得不忍耐。夜半的信息,想必是夜阑人静之时悄悄整理出来的情绪,心无杂念,自然就能聆听心底里最深邃的声音。
何谓知交? 我读了一遍又一遍的信息,却一个字也没有回复。我不舍,不舍工作上对垒的强手。但是,我更深的感触是衷心为这位知交感到欣慰。
亲爱的加央小姐! 茂足勇气,承载着“牛油”的给力,飞吧!
发表于中国报,2014年下旬
发表于中国报,2014年下旬
Tuesday, 23 September 2014
Tuesday, 16 September 2014
Friday, 12 September 2014
Wednesday, 13 August 2014
【在身边就好】
从考场出来,我身心俱疲,一股胃酸涌上,万分难受,那种虚脱像是力敌千军总于从重重包围中杀出来似的。外子前来接放学,我瘫坐在车内,口中喃喃:能不能先送我回家让我睡一下,明天再陪你聊天?他拍拍我的大腿,说:在身边就好。
我心里明白,外子是身体力行地支持我升学的。工作的繁忙加上功课的繁重常常让我招架不住,别说我家务事一概都依赖外子,我俩甚至连聊天都少了。双薪家庭,谁能不忙?可是他却默默地扛起一切,让我专心事业和学业。甚至上课也是管接管送,无半句怨言。得此夫婿,夫复何求?
我心里明白,外子是身体力行地支持我升学的。工作的繁忙加上功课的繁重常常让我招架不住,别说我家务事一概都依赖外子,我俩甚至连聊天都少了。双薪家庭,谁能不忙?可是他却默默地扛起一切,让我专心事业和学业。甚至上课也是管接管送,无半句怨言。得此夫婿,夫复何求?
有人说,硕士学位满街都是,花钱就能买到了,毫不希罕。我心中纳闷,说这些话的人自己都领硕士学位了吗?他们对我们的学习过程都身感同受吗?学位若是如此轻易到手,那么我和我的同学们到底在干什么?每每同学们在考场碰见,面面相觑之余都相互揶揄对方貌若僵尸或面如死灰,有者数夜未眠为的就是为考试作准备。这些历练换来的若只是一纸花钱就能买到的文凭,那么,今日所受之苦是何等无谓?
外子的支持让我无后顾之忧,所以开始的时候我总是希望周末能快点到来,因为久违的学习氛围让我有久旱逢甘霖的感觉。想到回到学院跟一群来自不同背景的同学们相切磋就特别兴奋。可是,这般年纪才回到校园,我似乎太高估自己的能耐了。半年过去,功课越来越繁重,而且都必须花时间心思做大量的阅读、思考、相邀同学进行集思,一路走来,能坚持的我都坚持,以致通宵达旦赶作业也不吭一声。
坦白说,我的决心也曾动摇,累的时候我会问自己:如此辛苦何必呢?投下为数不少的积蓄,就连和外子聊天的时间也被剥夺了,现在,连精神和健康也一并押上去了。也正正因为这样,我常常在夜半三更独自坐在客厅赶作业的时候问自己:现在放弃岂不辜负了外子的一番苦心?就这样,我一次又一次的撑下来。
每次外子接送我上学,我总是心存感恩,因为这艰辛的路途中有他一路相伴,是我最大的鼓舞。
发表于2014年7月16日中国报【两年】
在事业上叛逆不羁,这一点我直认不讳,但我素来只据理力争绝不强词夺理。虽然听起来有欠谦卑,但,前老板和曾共事的朋友的一再邀约足以证明我确是匹日行千里的良驹。
两年前遇到的这一位,第一印象极其美好,我笑称,他要不是位伯乐,也可成为不错的驯马师。我满心期待与之合作,虽然已一开始便已打击重重,但我坚信他的许诺,彼此间的“信任”将跨越荆棘。
记得当时,同时期报到的另一位私人助理上班才那么一天便请辞,她认为公司作业模式已成型,转型不过是侃侃而谈。只那么一天,她就下了定论,还劝谕我从新考量别误了前程。说实在的,经她那么一说,似乎真有不妥,但碍于当时势成骑虎,无后路可退,干脆秉持打不死的精神拼搏到底,予以一些时间,甲之砒霜乃乙之蜜糖,亲自证实总比听取别人的片面之言来的可靠。再说,新助理一而再的请辞,老板的颜面岂不荡然无存?故,顾己及人,我许下两年,好让时间去印证。
两年,悄然流逝,现在正好评估一下当天的毅然决定。回首两年来的起伏顺逆,不能用值得不值得来衡量,也顾全不得是得到的多还是失去的多,反正若是有心,此路必通,若无心,说什么也属枉然。花两年时间验证一次眼光是否独到,这一把也许押太大了些,但是,若现在结账离场也算不过不失、全身而退。但我押上去的不仅 是眼光,更是时间、前途、努力、机会成本、心血脑汁,还有那不为人道唱白脸的辛酸,岂能辜负?两年,我不问成绩是否彪炳,建树是否良多,因为我深信,这一路走下去必有我的出路。
发表于2014年6月19日中国报
两年前遇到的这一位,第一印象极其美好,我笑称,他要不是位伯乐,也可成为不错的驯马师。我满心期待与之合作,虽然已一开始便已打击重重,但我坚信他的许诺,彼此间的“信任”将跨越荆棘。
记得当时,同时期报到的另一位私人助理上班才那么一天便请辞,她认为公司作业模式已成型,转型不过是侃侃而谈。只那么一天,她就下了定论,还劝谕我从新考量别误了前程。说实在的,经她那么一说,似乎真有不妥,但碍于当时势成骑虎,无后路可退,干脆秉持打不死的精神拼搏到底,予以一些时间,甲之砒霜乃乙之蜜糖,亲自证实总比听取别人的片面之言来的可靠。再说,新助理一而再的请辞,老板的颜面岂不荡然无存?故,顾己及人,我许下两年,好让时间去印证。
两年,悄然流逝,现在正好评估一下当天的毅然决定。回首两年来的起伏顺逆,不能用值得不值得来衡量,也顾全不得是得到的多还是失去的多,反正若是有心,此路必通,若无心,说什么也属枉然。花两年时间验证一次眼光是否独到,这一把也许押太大了些,但是,若现在结账离场也算不过不失、全身而退。但我押上去的不仅 是眼光,更是时间、前途、努力、机会成本、心血脑汁,还有那不为人道唱白脸的辛酸,岂能辜负?两年,我不问成绩是否彪炳,建树是否良多,因为我深信,这一路走下去必有我的出路。
发表于2014年6月19日中国报
Tuesday, 12 August 2014
Thursday, 31 July 2014
【蓝天】
偶然抬头,发现今天的天空真美。白色的云朵像棉花糖般躺在蓝色天空的怀抱,仿佛伸手就可摘下一朵放进嘴里。风把高耸的树吹得摇曳婀娜之时,也把云送上环游世界的无形路线。这样的景致促使我频频抬头观天。每一次抬头都会看见不一样的云的形状,去了又来,以不一样的形态循环着。
生活在石屎森林有如在森林里爬行的蚂蚁,在树荫下默默移动,抬头只能看见树叶蔽天。加上空气污染程度日益严重,时而抬头也只能看见一抹灰白。观赏蓝天白云除却心情,还得靠运气。所以一有机会,总是贪婪的多看几眼。
小时候,住在废矿湖旁,放眼望去,辽阔的蓝天飘着朵朵白云,蓝天下有疏落的木屋和青翠的树木。蓝天、白云、木屋和树的倒影呈现在废矿湖面像幅图画。若在眼前把双掌围成圈,马上就成了玻璃球状摆设,只差不能将之摇动成满天飘雪。有时候,坐在门前的小木凳呆呆望天,把白云想象成不一样的动物形状,像是在看幻灯片,一看就是一个下午。总觉得儿时看到的天空特别蓝,云朵圣洁且高不可攀,夜幕低垂的天空则繁星汇聚,在漆黑的夜闪耀光芒。乡间的天空是较美,还是稚子无忧,看什么都是漂亮?
各人头上一片天,幻变的云则好比际遇,眼下的明媚风光可能在转眼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再过一会儿,又会有新的云朵飘来,源源不绝、生生不息。贪婪蓝天白云不是因为基本的东西变成了奢侈,只是缅怀儿时情怀。既然选择了石屎森林,就该效仿乡间那广阔的天空,纳得下蓝天,也容得下天灰灰。天空不常蓝,当然也不常灰,再姣好的青春也会有年华老去的一日。同样的,纵然满途荆棘坎坷乌云密布,韬晦待时必能重见天日。
发表于2014年7月, 光华日报《蕉风椰语》
生活在石屎森林有如在森林里爬行的蚂蚁,在树荫下默默移动,抬头只能看见树叶蔽天。加上空气污染程度日益严重,时而抬头也只能看见一抹灰白。观赏蓝天白云除却心情,还得靠运气。所以一有机会,总是贪婪的多看几眼。
小时候,住在废矿湖旁,放眼望去,辽阔的蓝天飘着朵朵白云,蓝天下有疏落的木屋和青翠的树木。蓝天、白云、木屋和树的倒影呈现在废矿湖面像幅图画。若在眼前把双掌围成圈,马上就成了玻璃球状摆设,只差不能将之摇动成满天飘雪。有时候,坐在门前的小木凳呆呆望天,把白云想象成不一样的动物形状,像是在看幻灯片,一看就是一个下午。总觉得儿时看到的天空特别蓝,云朵圣洁且高不可攀,夜幕低垂的天空则繁星汇聚,在漆黑的夜闪耀光芒。乡间的天空是较美,还是稚子无忧,看什么都是漂亮?
各人头上一片天,幻变的云则好比际遇,眼下的明媚风光可能在转眼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再过一会儿,又会有新的云朵飘来,源源不绝、生生不息。贪婪蓝天白云不是因为基本的东西变成了奢侈,只是缅怀儿时情怀。既然选择了石屎森林,就该效仿乡间那广阔的天空,纳得下蓝天,也容得下天灰灰。天空不常蓝,当然也不常灰,再姣好的青春也会有年华老去的一日。同样的,纵然满途荆棘坎坷乌云密布,韬晦待时必能重见天日。
发表于2014年7月, 光华日报《蕉风椰语》
Labels:
光华日报《蕉风椰语》,
散文
Wednesday, 30 July 2014
Monday, 14 July 2014
【观人思己】
我家的客厅有好几根以旧报纸堆叠成的‘报纸柱子’,那些都是外子的杰作。眼见‘报纸柱子’越来越多,我免不得要唠叨几句。这天,我终于忍无可忍,开始翻阅这些旧报纸,想看看他们到底有什么收藏价值。
随手摊开一份旧报纸,被天下事版面那六个抢眼的红色标题吸引着 ~~ 卖智障者奴役, 而更摄人心魄的却是标题旁边一双深邃凌厉的眼。被卖到新疆做苦力的智障者,全身披着石灰粉,瞪着记者被拍下的一张照片。直视那双眼良久,霎那间的幻觉似看见他左边嘴角往上扬了一下,这样的表情,我分不出是求助是无奈是绝望还是鄙视?我心揪搐,地球的另一端竟有如此悲惨的事。
与其说是祸福不由人,我宁可相信生命掌握在自己手中,与其说是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我宁可相信人生是美好的。可,那些被卖到新疆做苦力的智障者连卑微的自尊都无法捍卫,如斯贫困窘迫,是生活?还是纯粹的生存?世界何其大,迥异的人生借镜比比皆是,夏虫不能语冰,我只能怀着满怀无奈,深深慨叹。
乐观者能在漆黑中看到一点星光,认为只要掉到谷底就会反弹;哲学家说人生好比柠檬,要有九分酸才能体会出那一分甜,但云云说词却都被眼前的现实比下去了。谈论人生的美好和苦涩的文章不胜枚举,总括来说都不外乎警惕世人该惜福,因为懂得珍惜自然就会觉得幸福。
观人思己,有些人在极度恶劣的环境下还努力的存活着,反观我们,处于物质丰盛的环境,为何还如此多抱怨?我合上旧报纸,放回‘报纸柱子’的顶端,这几根柱子,我暂且可以把它们视之为艺术品,搞不好哪天我再随手抽出一份旧报,又能帮我把生锈的心智从新打磨得光滑。
发表于2014年5月22日中国报
随手摊开一份旧报纸,被天下事版面那六个抢眼的红色标题吸引着 ~~ 卖智障者奴役, 而更摄人心魄的却是标题旁边一双深邃凌厉的眼。被卖到新疆做苦力的智障者,全身披着石灰粉,瞪着记者被拍下的一张照片。直视那双眼良久,霎那间的幻觉似看见他左边嘴角往上扬了一下,这样的表情,我分不出是求助是无奈是绝望还是鄙视?我心揪搐,地球的另一端竟有如此悲惨的事。
与其说是祸福不由人,我宁可相信生命掌握在自己手中,与其说是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我宁可相信人生是美好的。可,那些被卖到新疆做苦力的智障者连卑微的自尊都无法捍卫,如斯贫困窘迫,是生活?还是纯粹的生存?世界何其大,迥异的人生借镜比比皆是,夏虫不能语冰,我只能怀着满怀无奈,深深慨叹。
乐观者能在漆黑中看到一点星光,认为只要掉到谷底就会反弹;哲学家说人生好比柠檬,要有九分酸才能体会出那一分甜,但云云说词却都被眼前的现实比下去了。谈论人生的美好和苦涩的文章不胜枚举,总括来说都不外乎警惕世人该惜福,因为懂得珍惜自然就会觉得幸福。
观人思己,有些人在极度恶劣的环境下还努力的存活着,反观我们,处于物质丰盛的环境,为何还如此多抱怨?我合上旧报纸,放回‘报纸柱子’的顶端,这几根柱子,我暂且可以把它们视之为艺术品,搞不好哪天我再随手抽出一份旧报,又能帮我把生锈的心智从新打磨得光滑。
发表于2014年5月22日中国报
【雪亮的心眼】
失明的阿豪是一位足疗师,他工作的健疗中心位于楼上的铺位。健疗中心的室内装潢得幽暗,还有小摆设和艺术品摆放在走道上当点缀。其实到健疗中心的人为的都是希望能舒缓神经,让身心休息,所以,那样的装潢格调可谓恰到好处。只是,第一次来的时候,我心里纳闷,这不会为失明人士带来不便吗?
记得第一次做足疗,我舒服得几乎睡着。温热的双手一秒都没有离开过我的脚,持续地刺激着各个穴位,整个过程只能用“正点”二字诠释。足疗后连续多日都让我安然入梦,睡得格外香甜。
开始的时候,阿豪还担心力度会否过大,所以频频问“力度还可以吗?”,“痛吗?”之类的话。如果是某些部位痛的话,他都会解释那穴道主哪个器官,然后推论出问题所在并提出建议。除此之外,他鲜少主动制造话题,但也绝对称得上是配合度极高的聊天对象。所以,跟他聊天是愉快的。
“体内有风而且肝比较弱,要多加注意哦。”他的好心提醒换来我的干笑两声“当然咯,阿豪,我是夜猫子,排毒器官工作的时间我多半还没休息,试问肝脏怎么会好?”他再劝“试试拔罐吧,有助驱风和排毒。”话不多,但都说到重点上。
接受阿豪的提议,我做了一次拔罐。一周过后再找他做足疗。这一次,我打算一边享受脚底按摩,一边阅读。于是从坐下的那一刻就没说什么,只是默默地翻着我的书。反而是阿豪主动问起拔罐的事。那一刻,我惊讶不知是他的双手灵敏还是自己被自己的脚底给出卖了。我都没说什么,按道理他应该不知道我是谁才对。可是, 他就是 有那样的能耐,悄悄地向我跟进状况。聊着聊着都不知过了多少时间,我悄然发现手上的书本早已合上并且安静的躺在我身边的茶几上。这一次,我让他加强力度,边聊边享受着一阵又一阵的痛。
望闻问切乃中医远古流传的断症技巧,但是阿豪让我见识到,双眼看不见但心眼看得见的道理。我不知道脚底隐藏了多少秘密,却也不必去深究,反正一开始只是为了宠爱自己多一些,就算到最后只是换来一觉好眠也是值得的。
我曾担心那走道上的装饰会绊倒他,现在想来真是过虑了。他双眼虽看不见,心眼却是雪亮的。
记得第一次做足疗,我舒服得几乎睡着。温热的双手一秒都没有离开过我的脚,持续地刺激着各个穴位,整个过程只能用“正点”二字诠释。足疗后连续多日都让我安然入梦,睡得格外香甜。
开始的时候,阿豪还担心力度会否过大,所以频频问“力度还可以吗?”,“痛吗?”之类的话。如果是某些部位痛的话,他都会解释那穴道主哪个器官,然后推论出问题所在并提出建议。除此之外,他鲜少主动制造话题,但也绝对称得上是配合度极高的聊天对象。所以,跟他聊天是愉快的。
“体内有风而且肝比较弱,要多加注意哦。”他的好心提醒换来我的干笑两声“当然咯,阿豪,我是夜猫子,排毒器官工作的时间我多半还没休息,试问肝脏怎么会好?”他再劝“试试拔罐吧,有助驱风和排毒。”话不多,但都说到重点上。
接受阿豪的提议,我做了一次拔罐。一周过后再找他做足疗。这一次,我打算一边享受脚底按摩,一边阅读。于是从坐下的那一刻就没说什么,只是默默地翻着我的书。反而是阿豪主动问起拔罐的事。那一刻,我惊讶不知是他的双手灵敏还是自己被自己的脚底给出卖了。我都没说什么,按道理他应该不知道我是谁才对。可是, 他就是 有那样的能耐,悄悄地向我跟进状况。聊着聊着都不知过了多少时间,我悄然发现手上的书本早已合上并且安静的躺在我身边的茶几上。这一次,我让他加强力度,边聊边享受着一阵又一阵的痛。
望闻问切乃中医远古流传的断症技巧,但是阿豪让我见识到,双眼看不见但心眼看得见的道理。我不知道脚底隐藏了多少秘密,却也不必去深究,反正一开始只是为了宠爱自己多一些,就算到最后只是换来一觉好眠也是值得的。
我曾担心那走道上的装饰会绊倒他,现在想来真是过虑了。他双眼虽看不见,心眼却是雪亮的。
发表于2014年5月9日中国报
Thursday, 10 July 2014
'Light'
light @ Kuala Sepetang Charcoal Factory
6th photo in my Vogue portfolio
Labels:
Vogue Portfolio,
摄
Thursday, 3 July 2014
Friday, 20 June 2014
以歌寄意
昨日,由于胃痛来袭,本来应该要陪老板出席的饭局也没办法赴会,害他特地从外头转回来接我却扑了个空。虽然不能随行,公事还得交待一下,所以也就顺便和他聊了几句。谈话间,他递给我一张纸,上面印有《小渔村的向晚》的歌词。我接过一看,我口读我心:这个有特别意思吗? 他说:没有特别意思,只是周末收拾的时候重听旧时的歌,发现这一首,所以和你分享。
哦。纯粹分享。是我的本能反应过猛才会问那个愚蠢的问题。既然是分享,我们理所当然的聊歌词,谈作词人。我说,曾经让我掉入深思的歌词是《陀飞轮》,而最近我一直在听的歌是《不请自来》。作词人分别是黄伟文和林夕,都是我很喜欢的作词人。他说他喜欢李清照。我知道。我曾多次听他念“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那是出自李清照《声声慢》的开首七联叠字。之前因为听他念多了,所以自己也写了七联叠字,正好可以对上。
歌词之所以能打动人心,是因为文字勾画出画面,琴瑟和谐地与心灵对话而引起共鸣。后来,我把《陀飞轮》和《不请自来》的歌词列印出来给他,当作礼尚往来。我总是口舌不饶人,递给他的时候,我说最近有一位多年不联系的朋友向我邀稿细读,说是看那人写的东西就能看透他的心,所以就两首歌词且让他能不能从中看出些端倪。
目送老板独自赴会,我细读案头上的《小渔村的向晚》,我想,他是向往洗尽铅华的日子吧。至于现在的我,到底是《陀飞轮》、《不请自来》或是我在上下班途中听着CD一起高歌的《存在》?
对了,李清照的七联叠字接上我后来写的,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营营役役,兜兜转转,飘飘渺渺茫茫。自娱而已,没有特别意思。
於: 2014。06。19。2345
发表于中国报,2014年中旬
Friday, 13 June 2014
Tuesday, 3 June 2014
【两个世界】
深夜驱车送临时工回家,从大路转进排屋区,拐了几个弯之后再转入一条通往组屋区入口的小路。深夜的组屋区一片宁静,从路口一直伸延到组屋区内都停满了车辆,一辆紧贴着另一辆。我才刚开口赞叹他们漂亮的泊车技术,车子就进了组屋的内围。这里,才真正令我傻眼。
划好的停车位塞得满满的,停车位的前后左右也一样塞得密密麻麻。所谓的路,就只能容一辆车通过。要是恰巧前方有车进来,那么,其中一方就得后退。然而,后退也不是说的那么简单,不是退后就能找到地方停下好让对头而来的车可以通过。基本上,就是得一直退到可以停下的地方,这样一来,也许就得退到大路口。
我问他,在这车子包围车子的情况下,要是被包围的车子要出来那该怎么办?“推车啊!”他回答的那么理所当然且干净利落。倒是我被吓到了。推?怎么个推法啊? 追问之下才知道原来违规泊车的车辆都没有拉手煞,就是为了方便其他人必要时可以把车子推动。
记得之前住在八打灵二区那越晚越热闹的不夜城,试过有一次晚上驾车出外吃晚饭,在那小小的范围转圈转了四十分钟居然找不到停车位。终于按捺不住五脏庙的抗议直接把车子开回家然后步行去用餐。偶尔要面对那恼人的交通是都市人无法避免的,我以为那已经够难了。那时想,看到家门好比看到一个‘专用车位’的牌子,只要回到家才能把波挡推到P。万万没想到组屋区的停车场才真正的令我叹为观止。每天都得为停车位烦恼,出门回家都得花一番工夫,都别说那不折腾。
在同一地区发现了另一个世界,再一次让我见识到人类在生活上的适应能力是超乎想象的。在共享资源的同时,各人都用自己的方式生存着,只是,生存之道各异。有的人成天唉声叹气怨天尤人,有的人则积极生活出奇制胜。说穿了,所谓的生存之道其实就是在选择局限的情况下冲破环境因素的钳制,去适应和配合。
发表于2014年6月3日星洲日报,《星云》版
划好的停车位塞得满满的,停车位的前后左右也一样塞得密密麻麻。所谓的路,就只能容一辆车通过。要是恰巧前方有车进来,那么,其中一方就得后退。然而,后退也不是说的那么简单,不是退后就能找到地方停下好让对头而来的车可以通过。基本上,就是得一直退到可以停下的地方,这样一来,也许就得退到大路口。
我问他,在这车子包围车子的情况下,要是被包围的车子要出来那该怎么办?“推车啊!”他回答的那么理所当然且干净利落。倒是我被吓到了。推?怎么个推法啊? 追问之下才知道原来违规泊车的车辆都没有拉手煞,就是为了方便其他人必要时可以把车子推动。
记得之前住在八打灵二区那越晚越热闹的不夜城,试过有一次晚上驾车出外吃晚饭,在那小小的范围转圈转了四十分钟居然找不到停车位。终于按捺不住五脏庙的抗议直接把车子开回家然后步行去用餐。偶尔要面对那恼人的交通是都市人无法避免的,我以为那已经够难了。那时想,看到家门好比看到一个‘专用车位’的牌子,只要回到家才能把波挡推到P。万万没想到组屋区的停车场才真正的令我叹为观止。每天都得为停车位烦恼,出门回家都得花一番工夫,都别说那不折腾。
在同一地区发现了另一个世界,再一次让我见识到人类在生活上的适应能力是超乎想象的。在共享资源的同时,各人都用自己的方式生存着,只是,生存之道各异。有的人成天唉声叹气怨天尤人,有的人则积极生活出奇制胜。说穿了,所谓的生存之道其实就是在选择局限的情况下冲破环境因素的钳制,去适应和配合。
发表于2014年6月3日星洲日报,《星云》版
Monday, 2 June 2014
【淡忘】
有些过去,不应该那么快被遗忘,却迅速在记忆里被洗刷地苍白,不留一丝痕迹。有些人,原本就不应该被记住,但却在脑海里挥之不去,犹如在记忆硬盘的某个角落,匿藏着的某某人。
尘封的往事偶尔会像是定时响起的闹钟,让记忆苏醒。无端出现的涟漪像一阵风,风过了便恢复平静。忘却所有欢喜悲伤,剩下的,记得最清楚的,也许就只有那人的名字,其他一切都变得模糊。
如果说,一对旧情人偶然重逢于夜市,女的穿着背心短裤,头发蓬松,耳际挂着近视眼镜,双手拎着两袋蔬果鱼鸭;男的踏着人字拖,顶着大肚腩,发线开始往后退,嘴里叼着香烟。那样的重逢会像被闪电击中一样,闪躲不及,后果会比做恶梦更恐怖。那样的重逢,能不能都若无其事的向对方点点头,然后说一声:你好吗?
旧情人见面,都希望能在对方眼里留个好印象。如果不适时的重逢会把分开前的印象幻灭,那么,倒不如一辈子不再见。
回忆残余的微温卡在记忆库的一角,加入时间的稀释剂调稀,让记忆慢慢的由黑变灰,然后成白,像仿佛从未出现过一样。记忆,愉快或不快都是历史的一部分。所以,如果记忆的硬盘尚余空位,那么,姑且把不快的记忆套上密码存档。而密码,就忘了吧!
如果离别是为了重逢,那么,重逢又是为了什么?有些离别,是真的为了离别。有些人,说再见后便希望从此不再见。
一段旧情,两个人,若能一起淡忘也算是一种幸福
尘封的往事偶尔会像是定时响起的闹钟,让记忆苏醒。无端出现的涟漪像一阵风,风过了便恢复平静。忘却所有欢喜悲伤,剩下的,记得最清楚的,也许就只有那人的名字,其他一切都变得模糊。
如果说,一对旧情人偶然重逢于夜市,女的穿着背心短裤,头发蓬松,耳际挂着近视眼镜,双手拎着两袋蔬果鱼鸭;男的踏着人字拖,顶着大肚腩,发线开始往后退,嘴里叼着香烟。那样的重逢会像被闪电击中一样,闪躲不及,后果会比做恶梦更恐怖。那样的重逢,能不能都若无其事的向对方点点头,然后说一声:你好吗?
旧情人见面,都希望能在对方眼里留个好印象。如果不适时的重逢会把分开前的印象幻灭,那么,倒不如一辈子不再见。
回忆残余的微温卡在记忆库的一角,加入时间的稀释剂调稀,让记忆慢慢的由黑变灰,然后成白,像仿佛从未出现过一样。记忆,愉快或不快都是历史的一部分。所以,如果记忆的硬盘尚余空位,那么,姑且把不快的记忆套上密码存档。而密码,就忘了吧!
如果离别是为了重逢,那么,重逢又是为了什么?有些离别,是真的为了离别。有些人,说再见后便希望从此不再见。
一段旧情,两个人,若能一起淡忘也算是一种幸福
发表于2014年5月, 光华日报《蕉风椰语》
祝愿王公子幸福快乐!
Labels:
光华日报《蕉风椰语》,
散文
Wednesday, 21 May 2014
【不长眼的钱】
基于工作性质的关系,我经常需接触许多供应商。许多年前我就被笑称为‘供应商杀手’,此绰号的由来是因为我的采购手法太过一板一眼,鲜少打人情牌。无论跟供应商混得多熟多投契,利害关头总是把公司的利益护的滴水不漏。
熟悉我的供应商都知道不必花钱耍花招来打通我这一关,反而专注在报价和品质上就可以了。由于什么都秉公办理,以至有些供应商对我无从入手从而敬而远之。
有一次,认识多年的供应商又想熏陶我,他说“这社会里头不长眼的钱多的是,你怎么都不去捡?” 认识的日子久了,我了解他的动意,所以也就以笑带过。记得第一次见面,谈过公事,他单刀直入的提议按每月支付‘应酬费’给我。当时年少气盛的我觉得那简直就是侮辱,故以鄙视的眼光狠狠地盯着他,用坚决的口吻说他找错人了。那一次的洽谈一度僵着。但,既然都摊开来说了,那就直截了当把话说得更白免得日后有所误会。自此,双方都了解且体谅对方的立场,安然的继续合作。当然,他偶尔还是会揶揄我食古不化。
其实,这并非对与错的问题,而是立场和原则。供应商耍尽法宝希望能谈拢一桩生意,所以把不合法的手段以合法的方式传递。像把一件丑陋的物品用漂亮的花纸包装起来罢了。所谓的‘应酬费’,说穿了还不都是贿赂?
其实,这并非对与错的问题,而是立场和原则。供应商耍尽法宝希望能谈拢一桩生意,所以把不合法的手段以合法的方式传递。像把一件丑陋的物品用漂亮的花纸包装起来罢了。所谓的‘应酬费’,说穿了还不都是贿赂?
有钱也不捡,我并非矫枉过正。公司付我薪水,我就得为公司效力,保卫公司的利益,而不是持着自己的位置以权谋私中饱私蘘。现实的社会里,没有人会嫌钱多,但,要赚得得宜。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那些不长眼的钱,不是我该赚的。
发表于2014年5月21日, 星洲日报《星云》版
发表于2014年5月21日, 星洲日报《星云》版
Tuesday, 13 May 2014
【等】
陪家婆到牙医处取假牙,刻意比营业时间前半小时到达以便挂个早号。此牙科向来门庭若市而且星期六只轮号,并不接受预约,所以还是早一点到比较稳妥。
通往入口处的楼梯顶端早已站了好几位长者,有在看报纸的、相互聊天的,都站在诊所门口候着。我半刻不敢迟疑,一口气冲上楼梯接上龙尾。站稳脚步后,偷偷数了一下排在前面比我更早到的鸟儿,我呼了一口气,排第十位也!都已经早到了半小时,却还是排了个双位数。看来,这些排在我前面的应该很早就到了吧!
家婆双脚不好不宜久站,于是外子和家婆留在车里等着,我则负责排队轮号。反正挂了号就可以走,故不必一众人轮一个号码。离正式营业时间前十分钟,诊所门口打开,众人蜂拥入内报上名字挂号。排得较前的大都留在诊所内等待,而我,取得十号。护士温馨提示大概要一个半小时后才轮到第十号,那么当然是先溜出去吃个早餐咯。
十时一刻回到诊所,一问之下得知诊室内的客人乃三号,看来今日是要来个耐力大比拚了。幸好外子和我都早有准备,抽出袋子里的书开始翻阅,而家婆则闭目养神。
十一时半,终于轮到十号。可家婆一进诊室就待了接近一小时,急得排在后头的人们沸沸扬扬,闹到护士处去询问是什么客人在内头搞了那么久。护士一贯的温文回答:有些状况需时较久。众人无奈,只好再等,不时还投来埋怨的目光。
我心想:我知道你们等了很久,我们何尝不是呢?至于为什么里头那位老人家那么久还不出来,嗯,总会出来的,咱们就耐心的等着吧。
而后,家婆从诊室出来,我们匆匆付费,避开十多双还在候诊的仇视目光夺门而出。
两颗假牙,磨蹭了半天。那还是因为我们熟悉那家牙科的营运方式,刻意早到轮号然后再到回去,若不是,恐怕得耗上更多时间。
试想想,生活里,哪儿有不用等的?就算在茶档叫杯茶,也得等侍者前来写单,然后还得等着茶被端上。等,不仅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更是一门艺术。要活得恣意释然,得先跟急躁割席,好好的修好这必修课。
发表于2014年5月13日,星洲日报《星云》版
Tuesday, 15 April 2014
【旧地重游】
在红土坎码头购买船票的窗口,售票员探头出来问:“订酒店了吗?”我回问:“ 有好介绍?”售票员推荐了一间新的酒店,价格相当吸引。可我还是依照原来的计划,决定入住我习惯入住的酒店。阔别多年,我又回到了邦咯岛这家靠海的酒店。大堂那老旧的陈设,服务员穿着同样的制服,还有十年如一日的餐单,一切都没有什么改变。
我每次都会选择靠近泳池的别墅,因为这里可以看见日落。虽然太阳每天都会从西边落下,但是我们总是被忙碌的脚步困扰着,根本无暇理会,更别说欣赏。在海边欣赏日落是在城市不可多得的奢侈。
绕过泳池畔,到了房门口。门钥匙插入锁头的那一霎那,我笑了。没有换成插卡系统还不在话下,就连锁头都松脱得几乎是挂在门上似的。推开房门,亮了灯,眼光所及尽是我熟悉的景象。墙壁上的挂画、床、衣橱,一几一桌的陈设装备似乎都很耐用。转了个圈,发现有一面墙重新粉刷了,原来的米黄色换上了清新的苹果青。除此之外,一切如旧。
记得中学的毕业旅行,我们住在廉价的标准营,十几人堆在一个房间,玩闹说笑乐作一团。晚上我们围着炉火烧烤,不时探头望向这家酒店,被这里的灯火深深地吸引着。我们笑说,下次集体旅行起码要住这样的酒店才像样。
自从经济自主后,我总是借着放假休息等理由到此处小住一二天。偶尔还会到附近的景点逛逛,见证岁月为此地带来的一些变化。而更多的时候,则是赖在酒店范围内,半步也不离开,直到退房为止。
我喜欢拉一把懒人椅,在面海的餐厅对外坐下,调好位置让树荫正好把太阳挡着。眺望大海,吹着凉风习习,听着海浪拍岸,看几页书或是小睡片刻,再不就和身边人扯向天南地北。渴了就招招手,然后比一下不远处的椰子树,自然就会有人把清凉的椰青送上。
其实,只要静静坐在那儿什么都不必做不必想,掏空脑袋,眺望前方,双眼不必有焦点,让思绪漂流在咸咸的空气中,去寻找失落已久的回忆。就这样消磨一整个下午,直到太阳慢慢西下,看着天空由蓝变橙,转紫,然后成黑。
我偶尔会选择旧地重游,缅怀过去、审视当下、规划将来。休息,洗涤心灵之余,重新整理思绪,然后,再出发。
发表于2014年4月, 光华日报《蕉风椰语》
Labels:
光华日报《蕉风椰语》,
散文
Wednesday, 5 March 2014
【等价交换】
友人投诉2年没加薪,工作量却加个没完没了,尤其当有同事离职,公司伺机为了缩减开支而把职位悬空,然后将工作摊分给其他的人。日子一久,工作量也就日渐见增。工作量增加,工作时间拖长,相对而言就是钱赚少了。现今职场的趋势,一人担当多职已司空见惯,加辛不加薪更不再是新鲜话题。更不堪的是雇主甚至付出主任级的薪水,却要求经理级的工作量和责任。然而,能者多劳却不一定是多劳多得。
有的人坦言不做没加班费的额外工作,对于老板的无理要求都找个借口推搪予以闭门羹。到了避无可避的关头,只好摊牌要求加薪,总比当“廉价劳工”来的好。可是老板总是顾左右而言他,再不就是故作姿态说先观察表现再看加薪是否合理。当老板的总有老板的立场,先观察再打算,至少博得你卖力苦干数月。届时再告诉你说其实你并不称职,或者突然聘请新人回来压着你。更残酷的莫过于把你做好的计划书一份一份以别人的名义公开。加薪无望,当了数月的廉价劳工,工作做了还让别人领了功劳,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有的人则截然了当、明买明卖与老板公开谈判,谈不妥只好拉倒。与其委屈求存,倒不如另觅出路。东家不打打西家,是钻石就会发光发亮,有能力就不怕没有人赏识。加班加辛不是不可,如果付出和回报是相等的,那么,相信打工族不会那么抗拒,也无须绞尽脑汁捏造拒绝加班加辛的理由。说穿了,工作不过是为了生活,向钱看也不为过。
发表于2014年2月, 光华日报《蕉风椰语》
P/S: Very old article. Specially dedicated to DC.
有的人坦言不做没加班费的额外工作,对于老板的无理要求都找个借口推搪予以闭门羹。到了避无可避的关头,只好摊牌要求加薪,总比当“廉价劳工”来的好。可是老板总是顾左右而言他,再不就是故作姿态说先观察表现再看加薪是否合理。当老板的总有老板的立场,先观察再打算,至少博得你卖力苦干数月。届时再告诉你说其实你并不称职,或者突然聘请新人回来压着你。更残酷的莫过于把你做好的计划书一份一份以别人的名义公开。加薪无望,当了数月的廉价劳工,工作做了还让别人领了功劳,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有的人则截然了当、明买明卖与老板公开谈判,谈不妥只好拉倒。与其委屈求存,倒不如另觅出路。东家不打打西家,是钻石就会发光发亮,有能力就不怕没有人赏识。加班加辛不是不可,如果付出和回报是相等的,那么,相信打工族不会那么抗拒,也无须绞尽脑汁捏造拒绝加班加辛的理由。说穿了,工作不过是为了生活,向钱看也不为过。
发表于2014年2月, 光华日报《蕉风椰语》
P/S: Very old article. Specially dedicated to DC.
Labels:
光华日报《蕉风椰语》,
散文
Sunday, 16 February 2014
Tuesday, 4 February 2014
越南之旅:穿越到六七十年代
之前
越南、斗笠、船、咖啡、摩多,听不懂的话。
之后
越南、斗笠、船、咖啡、摩多,听不懂的话。
加上
水上木偶戏,海鲜,二手烟,生存之道。。。
只是
斗笠。没让我看见太多的文化美态,倒是让我见识到不屈不绕的生存之道。
虽然有点被扭曲,但是,那不就是真正的生活吗?
船。明信片上的都是拍好看的。
咖啡。好喝。赠品是二手烟,无限量提供。
咖啡店,大年初一的附加费是额外50%。问店主:Why? 二话不说马上退款。我还想问:Why?
摩多。满街都是。人闪车,车不闪人。骑车的,不戴头盔,街上没警察。
听不懂的话。不要紧。点咖啡的时候,翻翻手就是要餐牌,挥挥手就是要买单。这是到哪儿都通用的肢体语言。另,简单的英文相信他们能听懂,好比:Why?
水上木偶戏。只是多了--水。
海鲜。嗯。。。说不出的。。。体验。
除夕夜的夜市,让我有穿越的感觉
飞行3小时,就穿越到六七十年代
这是意外的收获
人们在街上焚烧冥镪、卷着头发的包租婆大着嗓子说话
昏黄的街灯,穿梭不断的摩多
路人匆匆,想必,都是往回家的路
我,不慌不忙的踱步
前面十步之内,是外子和他母亲的背影
走在街上,看着眼前的光景
那种感觉,很棒!
越南、斗笠、船、咖啡、摩多,听不懂的话。
之后
越南、斗笠、船、咖啡、摩多,听不懂的话。
加上
水上木偶戏,海鲜,二手烟,生存之道。。。
只是
斗笠。没让我看见太多的文化美态,倒是让我见识到不屈不绕的生存之道。
虽然有点被扭曲,但是,那不就是真正的生活吗?
船。明信片上的都是拍好看的。
咖啡。好喝。赠品是二手烟,无限量提供。
咖啡店,大年初一的附加费是额外50%。问店主:Why? 二话不说马上退款。我还想问:Why?
摩多。满街都是。人闪车,车不闪人。骑车的,不戴头盔,街上没警察。
听不懂的话。不要紧。点咖啡的时候,翻翻手就是要餐牌,挥挥手就是要买单。这是到哪儿都通用的肢体语言。另,简单的英文相信他们能听懂,好比:Why?
水上木偶戏。只是多了--水。
海鲜。嗯。。。说不出的。。。体验。
除夕夜的夜市,让我有穿越的感觉
飞行3小时,就穿越到六七十年代
这是意外的收获
人们在街上焚烧冥镪、卷着头发的包租婆大着嗓子说话
昏黄的街灯,穿梭不断的摩多
路人匆匆,想必,都是往回家的路
我,不慌不忙的踱步
前面十步之内,是外子和他母亲的背影
走在街上,看着眼前的光景
那种感觉,很棒!
Labels:
随笔
Thursday, 23 January 2014
Sunday, 5 January 2014
【游走在自由美丽的国度】
多次与外子出游,都不自觉地选上中国,我俩似乎对她情有独钟。数年下来,走过的地方也不算少了,北京、天津、承德、广州、深圳、中山、珠海、西安、洛阳、开封、郑州、灵宝等。那一年从西安归来,我俩说,下次出游得换个方向了。不料这一趟无独有偶,我俩竟又踏上了这片土地,登上了云南这片红土高原。从昆明出发,沿着大理、丽江,直到传说中美丽的国度--香格里拉。
11月的云南是初冬,早晚气温介于摄氏2到3度,高海拔的香格里拉则更冷,早上只有零下4度。 晨起,我迫不及待到户外感受零下气温。我蹲下摸摸石地,并没有我想象中的冰冷,倒是嘴里呼出的气化成了缕缕白烟。零下,原来就是如此这般。虽然早晚寒冷,但一日下来温差还是很大的。由于处于高海拔,到了中午便能感受到灼热的太阳和强烈的紫外线。坊间笑称云南十八怪若多加一怪的话必是“十八少女称老太”,想必都是拜紫外线所赐。
苍凉而凋零,是香格里拉给我得第一个印象。我一度质疑,眼前出现的画面到底是如何赢得“美丽、可爱”的美誉?直到陆陆续续出现生活在这片草原上的牲畜,仿佛让人置身另一个世界。许是稀薄的空气容易让人陷入胡思乱想之中,我不禁羡慕这些懒洋洋的猪牛羊悠哉地在草地上吃草晒太阳。这是属于它们的天堂。看着它们,我用6个字重新总结了我对香格里拉的看法:美丽、可爱、自由,完全诠释了我的所见和体会。
其实,早在出发前就综合了人们对云南的印象。众说纷纭都是赞叹其美景,所以我一开始就把焦点聚集在发现美景之上,直到出现更多除景色以外让我感动的人、事、 物。其中让我最感动的是大型歌舞剧《云南印象》。我在静态中看见震撼,而在动感中发现柔美。编导和演员的用心居功至伟,让观众肃然起敬。然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并非大气的排场,也非整体的华美,而是杨丽萍洋洋洒洒的歌声。细节我都记不清了,但是有几句歌词则一直在我脑海里盘旋、酝酿、沉淀。绕梁三日的声音重复着唱“太阳歇歇么,歇得呢;月亮歇歇么,歇得呢;女人歇歇么,歇不得;一个家有女人么,老老小小就拢在一起了;男人有了女人么,就不生病了。”就这样,我对云南留下了极好的印象。
美丽的解说是什么?景色的美是眼睛能捕捉的,然而,两颗出走的灵魂,游走在自由美丽的国度,共同发现世间的美,这样的美,是要用心体会的。此趟旅行除了单纯的休了一个假期,也为忙乱的2013年绘画了恬静美好的一页。回想我俩照射在红土高原上的倒影,我想,我们会这样一直旅行下去!
发表于2014年6月9日中国报
发表于2014年6月9日中国报
【婆媳之间】
友人捎来消息,又一桩婆媳纠纷,让她烦恼不已。其实,婆媳间的故事比比皆是,我们身为人媳妇的,对于婆媳关系此等事情要很小心处理。不是怕旁人指指点点,而是,老人家本身的感受和自己本身的义务。
我听过一个真人真事。跟家婆同住多年的媳妇突然把老人家送走,送到别的儿子的家。老人家在与她同住多年来帮忙料理家务带孩子,但因一次大病而久卧病床,没有能力再帮忙料理家务事。后来,人们说,媳妇见老人家不能做了,于是把她赶走。临门一脚,把球射歪了,枉费了多年的努力,最后成了落人口实的话柄。
另一个真人真事是家母为人媳妇的经历。家母是位克尽妇道的传统女性,自进门后就与家婆同住。婆婆是截了肢的糖尿病患者,但行动不便并不是最大的问题,而是,刻意为难媳妇的怪异性格让家里的人都觉得她无事生非处处刁难家母,非常难相处。婆婆虽然难缠,但父母仍多年不辞劳苦把她照顾的无微不至,直至婆婆百年归老为止,可谓功德圆满。
家父的孝乃身为人子的孝,虽然他并非独子,但是从未萌过放弃照顾母亲的念头。然而,家母的孝才真正让我敬佩。家母常说,那是作为人妻作为人媳妇的妇德。婆婆过世后,我对家母说:您积的福,他日必有所报。
纵然家婆有做得不称心或是说话不中听的时候,为人媳妇的在适当的时候该闭上嘴关一只眼和一只耳,轻轻放下,太计较反而适得其反。我总觉得,天底下无不是的父母,丈夫的母亲当然也都一样!
婆媳纠纷就好像不小心纠缠在一起的绳索,只要愿意伸出双手、细心理出个头绪就能把它还原。我劝谕友人别把简单事情复杂化,赶快把事情解决掉,好还自己一个轻松。更何况,烦恼收藏太久并不会增值,反而造就机会让僵持的关系恶化,届时就更棘手了。智者无虑,别把自己搞得太苦,况且,事情并不是没有解决的方案,而是,要做不要做而已。如果能在之中取得平衡,任何代价,只要是负担得起的,无论是金钱上或是精神上,做吧,别让自己后悔。
【修行,不出家】
我没有宗教信仰,但深信宗教信仰都是引领人们向善、行好的。基本上我是个相信“心念”的人,相信只要心存正气,不怀歪念,那么即使没有宗教,只要秉持向善、行好的主旨,那么,也可坦荡生存。
人生在世数十载,难免有迷失的时候,或是,利欲熏心,忘了本性。对于佛家的禅修,我一直相信它确是能洗涤心灵。如果把乱人心智的红尘事暂且放下,掏空思绪不再去纠结,那么心静就会目清,自然就能看清许多事。人们终日嚷嚷扰心事繁,但若是把凡尘俗世夸大其词,也许就变成强说愁了。人,自出娘胎就被周遭的人事物渲染,明知不能让自己恢复成一尘不染,但也贪婪着希望可以图个清静。
烦心忧心之事人皆有之,适时地沉淀能更认识自己,从而看清前路该往南还是朝北。不必出家,也当自发修行。在无神论者眼中,这跟宗教和信仰没有冲突。
自发修行,时刻警惕自己言行举止心念欲想,但不刻意守戒,也不守斋。虽然不守戒,但是,做一日和尚敲一日钟,只要我还是修行中的“小沙弥”,本分还是得一一履行。时机到了我就“还俗”。还俗不是离经叛道,而是破茧而出,回到现实。
这种做法不是避世,也非逃离。只是,好比让一具累垮的身躯好好的休养生息。同样的,心灵的累肉眼看不见,但是,若然长久积存,只怕成老树盘根,欲除无方。
短期的修行是一种休息,修的是心境,故,不必出家。
发表于2014年1月, 光华日报《蕉风椰语》
我没有宗教信仰,但深信宗教信仰都是引领人们向善、行好的。基本上我是个相信“心念”的人,相信只要心存正气,不怀歪念,那么即使没有宗教,只要秉持向善、行好的主旨,那么,也可坦荡生存。
人生在世数十载,难免有迷失的时候,或是,利欲熏心,忘了本性。对于佛家的禅修,我一直相信它确是能洗涤心灵。如果把乱人心智的红尘事暂且放下,掏空思绪不再去纠结,那么心静就会目清,自然就能看清许多事。人们终日嚷嚷扰心事繁,但若是把凡尘俗世夸大其词,也许就变成强说愁了。人,自出娘胎就被周遭的人事物渲染,明知不能让自己恢复成一尘不染,但也贪婪着希望可以图个清静。
烦心忧心之事人皆有之,适时地沉淀能更认识自己,从而看清前路该往南还是朝北。不必出家,也当自发修行。在无神论者眼中,这跟宗教和信仰没有冲突。
自发修行,时刻警惕自己言行举止心念欲想,但不刻意守戒,也不守斋。虽然不守戒,但是,做一日和尚敲一日钟,只要我还是修行中的“小沙弥”,本分还是得一一履行。时机到了我就“还俗”。还俗不是离经叛道,而是破茧而出,回到现实。
这种做法不是避世,也非逃离。只是,好比让一具累垮的身躯好好的休养生息。同样的,心灵的累肉眼看不见,但是,若然长久积存,只怕成老树盘根,欲除无方。
短期的修行是一种休息,修的是心境,故,不必出家。
发表于2014年1月, 光华日报《蕉风椰语》
Labels:
光华日报《蕉风椰语》,
散文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