揪心之痛,你知道是怎样的吗?那种滋味,应该是因人而异的吧。
百度一下,看看别人是怎样诠释的,
揪心 = 放不下心,担心,挂心,心中因为记挂某事而感到难受
揪心之痛 = 那是心痛,从内心发出的剧痛
如果人的心是一朵花,那么,揪心,应该是没有得到养分而枯萎的花朵,让本来开得奔放的花瓣纠缠在一起,萎靡不振。
如果人的心里有一片天,那么,揪心,应该是一直下不停的绵绵细雨,不足以让人生病,却把天空都抹上灰白,不见天日。细雨,让人觉得伤感,却又让人沉迷在那淡淡的哀愁里。
真真切切的揪心,仿佛有一个强而有力的手掌在拧你的心脏,每听到一句话,每看到一个表情, 一下、一下、再一下,把原来幸福美满的心形拧得面目全非,拧得直淌血,仿佛心眼在流泪一般。
揪心,即便是晴空万里,或是阳光普照,心,在哭,却只有自己知道。
Friday, 23 December 2016
《我等到花兒也謝了》
每個人都在問我到底還在等什麼
等到春夏秋冬都過了難道還不夠
其實是因為我的心有一個缺口
等待拿走的人把它還給我
每個人都在說這種愛情沒有結果
我也知道你永遠都不能夠愛我
其實我只是希望你有時想一想我
你卻已經漸漸漸漸什麼都不再說
我睡不著的時候 會不會有人陪著我
我難過的時候 會不會有人安慰我
我想說話的時候 會不會有人瞭解我
我忘不了你的時候 你會不會來疼我
你知不知道 你知不知道 我等到花兒也謝了
你知不知道 你知不知道 我等到花兒也謝了
旁人來靜靜看我到底哀傷等甚麼
旁人來回關心中安慰愛已沒結果
熱烈地開解一生等你也是奈何
彷彿我在拚命要希罕援助
旁人來靜靜探聽我昨天那裡出錯
旁人來回關心中安慰愛已沒結果
熱烈地開解一生等你也是奈何
彷彿我在拚命要希罕援助
旁人來靜靜探聽我昨天那裡出錯
何時重逢迷失中飄起這首歌
是舊日是認真執著的某個故事
可惜這份信念到今天多麼無助
曾天天真真的你 愛假想某日別離後
如孤孤單單的我 會否等你就似這歌
而飄飄忽忽的你 到真的決定別離後
留低空空虛虛的我 估不到結局是這歌
你知不知道 你知不知道 我等到花兒也謝了
你知不知道 你知不知道 我等到花兒也謝了
Thursday, 1 December 2016
《童之瞳》
《童之瞳》
眼瞳·眼眸
简陋的亚答屋、友善的老人和小孩、淳朴的乡村氛围、无华的生活条件,这是原住民部落于人一贯的印象。其实,这并不尽然,因为有的部落生活环境极差,甚至称得上是破烂不堪,就好像在山野里随便架起几根木条,盖几片亚答,破烂的旧物丢弃在屋边继续混杂在生活里,那也算是个家。破旧、杂乱、简陋、贫乏、真实,无情却有力地诠释原住民的生活点滴。然而,这并不足以令人心生悲催,因为,从原住民的笑颜,从孩子们的眼瞳里不难发现,在艰难的生活条件下早已练就原住民独有的乐天知命个性。原住民的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都拥有清澈的眼瞳,澄清如一面明镜。他们的眼睛深邃,透澈,很抓人,眼神极具穿透力,仿佛能贯穿人的心,看透皮肉之下的情怀。没有被现实污染的双眼,是一颗赤子之心的视窗。与他们对视,透过他们的眼瞳,仿佛在深邃的隧道中探索,进入一片跨时空的净土,那里让人忘却烦嚣,只有单纯的孩子、坚定的眼眸和发自内心的微笑,那种深和净,是足以令人忘却烦忧的无争境界。
也许是长期生活在自然环境当中,或是有意无意地被社会遗忘,在没有受到太多现实社会的影响下,赤子之心才得以保存下来。物质条件的欠缺并没有磨灭他们对生活的热诚,反而,眼眸里,时刻都在述说无声的语言,平静,却充满故事。
眼光·眼波
眼睛是灵魂的视窗,研究指出,视觉效果比听觉更有效。然而,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视野对于同一件事的见解也各有差异。那些没有被污染的眼光在孩提时期看见的是什么?以后踏入现实社会,同样的双眼又会看见什么?有人会觉得,这是教育的问题,有没有接受足够的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和日后的发展息息相关,然而,原住民孩子自小与大自然为伍,日子有功,看见的海阔天空自然而然就会造就出豁达的个性。站在不一样的角度自然有不一样的看见,一如两位同龄的孩子,在城里和在山林里看同一片天空,也会有不一样的见解,即便是形容蓝天,也会用上不同的词汇。然而这其中并没有对与错,也不是说谁看见的天空比较美,或是谁的见解比较睿智,那只是纯粹的观点与角度,各自用不同的眼光看世界,同样的天空便显得更多彩。
当城市的脚步趋向于科技发达和速度的同时,社会的某个角落仍然有自得其乐的一群,活在社会的眼波余光外、活在自己的节奏里。物质享受,对于他们来说也许是高不可攀的奢侈品,但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心灵的富足也许才是他们的精神粮食。情怀反射在行为上,被遗忘的这一群在沸沸扬扬的闹市边上更呈现出其沁人心脾的悠然自得。
眼神·眼色
眼睛会说话,或自述、或倾诉、甚至控诉,眼神交流之际,也是在传递信息。城里的人也许对原住民有误解,硬把冯京作马凉,其实,寒天饮冷水点滴在心头。原住民的苦乐,若非亲身历练,是很难把个中滋味说得到位。许多有心人会定期探望原住民部落,带着日用品和食物,深入山林去关怀、去传递爱。当部落里的孩子看见人们带来的零食,双眼会不期然地流露出喜乐的神情,以欢愉的笑颜作为回礼。他们,只拿自己能吃的分量,不贪心、不多拿、不吝于分享给其他小伙伴。他们的举止,处处流露出知足和羞涩,然而,表露出来的不仅是害羞和内敛,而是涵养。
生长在不一样的生活环境当中,难免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套在别人身上,一不小心,就会把自己的理想目标变成生活标准,用作衡量自己的成长,甚至,与他人做比较。然而,各人皆有自己要走的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所谓的标准,又岂能划一?
透过眼瞳看见的世界,并不是从眼瞳的倒影所能呈现的,因为眼瞳里的倒影永远只能看见自己,但是,眼瞳深处才是孩子真正的内心深处,这里面,也许有动人的故事或是有趣的想法,是一个孩子的宇宙。孩子们的双眼若是一面明镜,那么,它发映出来的便是内心的心声和回响,期待知音为之启蒙。
白眼·冷眼
原住民的生活格调与现实社会的节奏难不免会显得格格不入,原住民部落就像是不小心被遗落在现实列车车轨的脱落车厢,再别继续前进的列车之后,在某一处落地生根。原住民部落也是日新月异的发展洪流中忘记跟上脚步的板块,正因为如此,其独有的面貌才得以保存,若不以犀利的眼光去审视和衡量,这,也不是为一种美好。与现实社会脱节的原住民为了赶上发展的脚步,也许不得不回到现实的社会中,而孩子就是部落的希望、社会的明天。然而,这一群在孩提时代就活得逍遥的孩子,到底有没有为踏入社会而做好准备?当时机契合,他们也许非得从部落走出来,踏入社会,走进现实的当儿,可否真的能融入其中?背景的差异难免会造成不适,与人之间的相处也许需要更长的时间去磨合,某些人的白眼和冷眼更是预料之内的事,所以,更应当早早做好的心理建设,去面对、去适应。
从原住民部落走进城里,这之间的距离到底有多远?原住民一般安步当车,条件较好的也许能拥有一台电单车,但是,跨越部落和城市的界限,则不是一时半刻能以双脚走到的目的地,这其中牵涉的条件不光是物质,更多的是心态上的准备。
有的人对于原住民深表“同情”,觉得他们是不幸的一群。试问谁稀罕被同情,与其带着同情的眼光,适度的关怀更能触动他们的心。幸,或不幸,并非社会应该给予原住民的批判,反之,孩子作为明天的希望,本不该被社会遗忘,然而,如何才能真正帮助他们,而又不丢失原有的原住民生态风貌,这,才是应该深入探讨的课题。
眼界·慧眼
人类的极限潜能往往是被现实逼迫出来的,在人们眼里的所谓欠缺是一种遗憾,也许在原住民的角度是一种恩赐。在物质贫乏的原住民部落,快乐似乎比较容易获得,当欲望成为一种无法高攀的奢侈,简单的快乐就是生活的可贵之处,亦是无价之宝。在一次的探访中,有一个小女孩热情地展示她的“鼓”,在草丛里的一棵矮树旁有几个翻转的塑料油漆桶,小女孩随手捡起地上的两根树枝当鼓棒,熟练地敲击,脸上带着笑。那是个快乐的瞬间,听得出来小女孩并不是乱打乱敲的,即便无章无谱,节奏还是有的,乍看之下就是个少年鼓手。在山野里的小女孩,心里必定有快乐的音符。
因为物质贫乏,他们懂得珍惜,学会就地取材,他们的生存法则有独树一格的智慧,他们对周遭环境的灵敏度有不一般的嗅觉,反观城市里的繁锦,一切随手可得,便磨灭了与生俱来的原始智慧。
回眸
社会对原住民的遗忘也许是一种祝祷,还给他们一片清静之地,而不是三不五时举着“同情”的旗帜沽名钓誉地消费这一群乐天知命的人们,扰乱他们的生活节奏,打扰他们的原有面貌。鸟,本该在天上飞,即便是金雕玉砌的鸟笼,依然是一个枷锁,何不让他们继续依附在大自然的怀抱,强行把他们城市化也许会适得其反而让原有的风貌渐行渐远。在外人看来是破旧不堪的环境,在不被污染的眼里,看见的,却是自由。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即便在别人眼里看来只有斑驳的平淡和苍白的人生,然而,对原住民来说,城市的脉搏也许是催命符,紧张的生活节奏和犀利的勾心斗角还不如恬淡如水的生活,与鸟兽为伴、以天地为家,当个自由人。
原住民本是友善的,他们对城市人的造访难免心存不安,稍有防备也是无可厚非。城市人忽然走近的脚步好比在万里无云的蓝天里飘来的朵朵白云,在恬静的生活里蘸上一抹雪白,也填补了万里无云的长空。然而,云卷云舒之际,访客也只不过是萍水相逢的过客,能够带来的,除了是一些捐赠品,一丝关怀和问候,还能有什么?
日子无论好坏都是自己的,所以,原住民更该自强,摸索切入点以舒服的方式进入社会,与之并存。然而,需要自强的不仅是原住民,而是全人类。如果社会能够多关注原住民真正的需求,而不是一味把现实的条件和框框强加在原住民身上,那么,彼此之间的磨合也许会更顺利一些,彼此之间的交流也更融洽一些。再者,人之平等本不该有阶级之分,所以,助人应该先知道对方要的是什么,在不破坏原则的情况下,伸出援手,播撒爱的种子,让爱繁衍,让爱开出芬芳的花朵。
那些纯粹的笑脸和清澈的眼眸,是社会的瑰宝。物以稀为贵,应当保留初心,好好珍惜。当城市里的人觉得原住民应该走出部落的当儿,城市里的人却也为忘却繁嚣而急着逃离城市,这其中说明了什么?生活素质的标准在哪里?生活意义得定义是什么?活着,对自己负责是基本功,倘若连基本功都练不好,就要跟世间上的绝世武功绝缘了。别让命运绑架自己的生活,生命无常任由天,活在当下我做主。记得,要活像心中所爱的自己,即便是冷眼看世界,也不忘修炼一颗热忱的心笑傲江湖。
Labels:
丰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