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15 November 2017

《巴刹印象》

巴刹印象
@ 201711月《丰》专题报道

《巴刹》
巴刹,是一个地方的文化符号。逛一趟巴刹,跟上当地人的脚步,感受当地的生活节奏和脉搏,探索其风土人情,徘徊在巷弄之间重拾渐被丢失的认知,重新发现其中的美好。

《巴刹印象》
巴刹一词来自马来语pasar,意思是菜市场,市集。巴刹是卖菜的地方,这是巴刹于人一贯的印象。然而,巴刹不仅为人们解决民生问题,它其实跟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尤其是草根阶级的人们,依附巴刹的程度更不一般。从油盐酱醋到每日三餐,从日常琐碎到一家大小的用品,巴刹里应有尽有。与其说巴刹是个卖菜的地方,它更像是生活的缩影,体现人们的日常作息、当下时兴,甚至是一个联谊的平台。

巴刹是当地文化的写实,所以,当地的特产特色总会在巴刹里展现的淋漓尽致。比方说,堆积如山的生姜,林林种种的姜制副产品如姜粉、姜糖、果干、精油等的色、香、味,便是文冬的特色。若遇上榴莲季节,文冬巴刹的榴莲档更是挤满游客,比市价便宜一半的名种榴莲就是最强的号召。

一些时兴的玩意儿也常出现在巴刹,可说是民间流行的指标。许多年前,巴刹和夜市常见售卖CDVCD的摊位,逛夜市的时候,听着当下的流行曲,挑着翻版VCD,吃当地的小吃,也不失为一种生活体验。然而,那番光景早已走进历史,为一个时代谢幕。

凌晨的士拉央批发巴刹总是人烟沸腾,卸货区水泄不通,人们穿着水靴流窜在摊位之间,熙熙攘攘,那是餐饮业者取得品质上佳且价格相宜货源的地方。不一样的人,不一样的待人接物态度聚集在拥挤的大巴刹里,搅合着黑夜的宁静,就连巴刹停车费缴交站的收费员,也在站岗的时候把收音机声量调得响亮,自得其乐。

《印象vs现实》
传统的巴刹多半是露天的,常给人的印象是湿、脏、乱、吵、杂,整体形象欠佳。说起巴刹,联想到的画面可能是鱼鳞乱飞,鸡鸭的羽毛堆在湿漉漉的地上,血淋淋的生肉吊挂着,除此之外,杂七杂八的摊位交错着,不像现代化室内超市般规律的分门别类,但是,传统巴刹售卖的新鲜食材依然受到许多家庭主妇的青睐。虽然长时间作业的超市带给人们更多的方便和舒适感,用保鲜纸包得整齐美观的肉类和排列有序的蔬果在灯光下确是赏心悦目,然而看重于食材新鲜度的人们更愿意到巴刹购买,因此,巴刹有其一定的存在价值。刁钻的消费者甚至会到不同的巴刹买不同的食材,哪里卖的鱼新鲜、哪里做的豆腐嫩、哪里的小吃让人欲罢不能,识途老马灵敏的嗅觉总能辨识。

基于人们对卫生问题的关注越见看重,以致巴刹的整齐度也大有提升,尤其一些大规模的巴刹根据种类划分区域,让买菜的地方变得更加干净有序。干湿货、肉类、蔬果、熟食、衣物、杂货等物品的划分让人们更加方便采购。

除了统称为巴刹的菜市场以外,夜市在本地的巴刹文化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一般都是在一个小区里,每周一次在夜幕低垂时汇集人潮。夜市的特点更多的是日常的杂货和零星的用品,零嘴小吃就更不在话下,基本上在夜市边走边吃,逛完一圈晚餐也就解决了,也有的人喜欢打包回家与家人共享。

除外,不少电影场景也都取自于巴刹,信手拈来的经典便是电影《国产凌凌漆》里扮演唏嘘猪肉佬的周星驰,嘴里叼着香烟,赤裸的肩膊上围着蓝色围裙,利索地砍猪肉,然后用报纸包着猪肉再用水草系好,那一幕真切地呈现旧时代巴刹的情景。另外,名导演王家卫的电影《堕落天使》曾被影射为《堕落街市》,可见香港的街市文化是多么的深入民心。

《荃湾巴刹》
本地的所谓巴刹,香港人称之为街市。从港剧里的生活片段得知,有的人晨早到街市买菜,有的则是下班后匆匆赶到街市买菜后直接回家做饭,充分的叙述着香港人分秒必争的作息节奏。然而在本地,若是要到黄昏下班之后才能买菜回家做饭,也就只能选择超市了。

受到港剧的熏陶,世界各地的华人对于香港的荃湾巴刹必有所闻。电视电影是从导演的角度去认识当地的街市文化 ,然而,电视里的情景是依据剧本呈现给观众,所以,反映出来的也许只是现实的其中一面。

当走进荃湾街市成为路者,用双眼去捕捉的同时,细心去感受周遭的氛围,那种入局后亲历其中的体会带来的感官冲击启发另一番见解。

节奏飞速的香港人为生活奔波,香港人的脉搏,从急促的脚步声就听得出来,人来熙往都是行色匆匆,偶尔在街市巧遇也只是打声招呼就匆匆往自己的方向,当然,有闲心有时间的老人们则显得格外慢条斯理,似有永远说不完的家常。

《巴刹老人》
巴刹里,老人的身影比比皆是。老人,为减轻家里的负担而挑起部分的家务事,提着菜篮子穿梭在狭隘的走道之间,跟迎面而来的路人闲话家常,或是跟摊主说笑,甚至在巴刹一角坐下打盹,早已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

老人家的身影弯曲,萎缩,孑然走在巴刹中更显落寞。与老人擦肩,仿佛连动作都变得柔和细腻。寂寞的身影和巴刹的嘈杂声形成强烈对比,却也没有半点违和感。巴刹里的老人像是混杂在激流中缓缓流淌的暖流,营造出来的孤寂感正好中和了巴刹的喧闹。

《他乡的市集》
一处乡村一处例,就连市集也各具特点。人们对台湾西门町的第一印象便是小吃天堂,然而,除却美食风潮,其人文历史更是一大看点。在西门町夜市的炸鸡排、鸭肉扁、面线、烤串、冰品等,从早吃到晚也不必重复。台湾美食小吃早已声名远播,来自夜市的小吃闻名国际说明了大隐隐于市,其实,高手在民间一说还真煞有其事。

另外,位于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有一个绿色市集,分室内和室外,占地有超级市场般大小,宽敞明亮且整齐干净。新鲜蔬果、当地盛产的干果、各类新鲜肉类如鸡、牛、羊,甚至新鲜马肉也在此出售。绿色市集外围是售卖衣物玩具等小店,也有冒着风雪的大妈在室外兜售小吃。

不同的国度有一定的文化差异,营商的方式即便有别,却也是源远流长而建立起的文化,扬起风俗的旗号,即便是市集,也能展现独树一帜的风貌。

《生活生存》
巴刹为生活提供的方便让人们赖以为生,然而,除了依靠巴刹谋生的人们,有一些人确是为了生存而依附着巴刹,例如流浪汉、拾荒者和行乞者。

流浪汉之所以会出现在巴刹,为的不过是觅食。似乎在巴刹有那么一个不成文的规则,他们捡那些被摊主丢弃的次等食材,人舍我取,也不为过。

拾荒者穿梭在摊位之间收集被丢弃的纸盒纸皮,这些被丢弃的废物对于拾荒者来说是可以换成金钱的宝物,足以让他们自力更生,这其中也以老人居多。

如果说拾荒者的求存精神令人敬佩,那么,行乞者则让人揪心。在本地,无论是巴刹或是夜市都不乏行乞者的踪影,往往走着走着就会碰到一个躺在路边,若是没留意脚下,还真会不小心踩到他们。在人潮聚集的地方行乞的多半是残障者,坐在地上身边放个兜,不言而喻。

《巴刹人》
现今的巴刹,除了大家印象中的肉类蔬菜瓜果,因受到生活品质和大环境趋势的影响,从而在不少市集旁也繁衍出了文化街,除了彰显当地的人文色彩,也保留了一些从事夕阳行业的老店。漫步在老店林立的街道上,老式裁缝店、杂货店、理发店的格局让人产生错觉,仿佛不小心穿越到了过去。

当人们提倡使用环保袋的时候,是否忘了是何时从报纸水草到塑胶袋,再演变到今日的局面?改变总在不知不觉中发酵,原来,用报纸和水草包裹菜肉的时代早已淡出人们的视线。

巴刹的人生百态成就了生活的百年经典,成为经济体系里的中流砥柱。日复一日的巴刹作息就像呼吸一样自然,提供民间温饱,孕育社会人文,已是生活中不可划分的一部分。在以人为本的大前提下,有一些事物的存在是生活的基本需要,然而,除却基本的要素,有一些事物的存在却默默地延续一种虚无缥缈的的人文精神。

营营役役的巴刹人,是民间诗人,他们以肢体语言朗诵着生活的艰辛,生存的美好,日夜的光辉,逝去的岁月。他们,为生活,为生存,是真正的民间英雄。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