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3 June 2014

【两个世界】

深夜驱车送临时工回家,从大路转进排屋区,拐了几个弯之后再转入一条通往组屋区入口的小路。深夜的组屋区一片宁静,从路口一直伸延到组屋区内都停满了车辆,一辆紧贴着另一辆。我才刚开口赞叹他们漂亮的泊车技术,车子就进了组屋的内围。这里,才真正令我傻眼。

划好的停车位塞得满满的,停车位的前后左右也一样塞得密密麻麻。所谓的路,就只能容一辆车通过。要是恰巧前方有车进来,那么,其中一方就得后退。然而,后退也不是说的那么简单,不是退后就能找到地方停下好让对头而来的车可以通过。基本上,就是得一直退到可以停下的地方,这样一来,也许就得退到大路口。

我问他,在这车子包围车子的情况下,要是被包围的车子要出来那该怎么办?“推车啊!”他回答的那么理所当然且干净利落。倒是我被吓到了。推?怎么个推法啊? 追问之下才知道原来违规泊车的车辆都没有拉手煞,就是为了方便其他人必要时可以把车子推动。

记得之前住在八打灵二区那越晚越热闹的不夜城,试过有一次晚上驾车出外吃晚饭,在那小小的范围转圈转了四十分钟居然找不到停车位。终于按捺不住五脏庙的抗议直接把车子开回家然后步行去用餐。偶尔要面对那恼人的交通是都市人无法避免的,我以为那已经够难了。那时想,看到家门好比看到一个‘专用车位’的牌子,只要回到家才能把波挡推到P。万万没想到组屋区的停车场才真正的令我叹为观止。每天都得为停车位烦恼,出门回家都得花一番工夫,都别说那不折腾。

在同一地区发现了另一个世界,再一次让我见识到人类在生活上的适应能力是超乎想象的。在共享资源的同时,各人都用自己的方式生存着,只是,生存之道各异。有的人成天唉声叹气怨天尤人,有的人则积极生活出奇制胜。说穿了,所谓的生存之道其实就是在选择局限的情况下冲破环境因素的钳制,去适应和配合。

发表于2014年6月3日星洲日报,《星云》版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